猫咪的中国史
“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一句话来自诗经中的《大雅·韩奕》,说的是韩国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河泽之中有肥鱼,河岸边有小鹿,就连山林之中也有熊罴和猫虎,是个好地方。这句来自年前的诗句,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关于猫的历史文献记载。“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这一句话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骏马可以一日千里,但在捕鼠上却比不过猫咪。这一句道家大贤庄子借北海之口说出话中,除了蕴含着事物的哲理之外,也体现了战国时代的人们已经在称颂猫咪捕鼠的本领。
时间跟随着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猫咪的脚步从先秦时代一路走到了东汉。汉明帝时,白马驼经将佛教经典送入了国都洛阳,也让佛教思想开始在官方层面传播。只是这些远道而来的佛教经典都是由植物纤维制成,难免受到老鼠的啃食。为了免除鼠害,汉明帝下令从古印度引进了专门保护佛经的猫咪。从此,这些来自印度的猫咪与本土的猫咪一起生活在了中国的大地上。
唐宋之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将猫咪作为宠物已经极为普遍。唐朝的宫廷之中,有专门负责豢养猫咪的官职,叫做“猫使”。宋代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享乐的风气开始盛行,猫咪作为宠物越来越受到官员富商、文人骚客的喜爱。这个时期因为养猫之盛,北宋都城汴梁甚至出现了专卖猫食的市场,这应该就是现在猫粮的前身之一吧。
到了明代,猫咪在宫中民间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明朝的皇帝之中,不乏喜爱养猫的。明仁宗朱高炽酷爱宠物,尤其喜欢养猫,经常将自己的猫咪画给大臣们一起观赏。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父皇一样,同样非常喜欢猫咪,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之中就收藏着一幅由这位皇帝亲手所画的国宝《花下狸奴图》。不过有明一代最喜欢猫咪的皇帝,还是明世宗朱厚熜了。这位嘉靖皇帝对于猫咪的宠爱可谓达到了顶点,不仅为自己的猫咪加官进爵,这只官至龙虎大将军的猫死后还让大臣专门为它书写祭文。
民国之时,文人养猫越发普遍,其中更是有不少趣事。比如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咪灵动而有生趣,钱锺书先生曾帮助自己家的猫咪打赢了林徽因家的猫咪,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为自己家丢失的猫咪书写寻猫启事。
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一起,猫咪闲适地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其中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更是数不胜数,那么你又知道哪些有关于猫的故事,哪些有关于猫的人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