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猫一本写父亲的小书,读懂喵星人为何

年新年伊始,村上春树的《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简体中文版出版。对于村上迷而言,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新年礼物。从成名前经营爵士乐酒吧的老板,到29岁成为职业小说家,再到世界性受欢迎的“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4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这是他首次以父亲为主角,详细介绍其家族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书。《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很短,全篇约两万字。一如既往地简约流畅,又不失幽默的风格,充满画面感的故事,读起来说不上太沉重,也并不忧伤,只是娓娓道来,他与父亲极为寻常的日常生活片段。村上春树写文章,习惯有个好的书名或好的开头,剩下的就是等着故事的到来。他的《奇鸟行状录》,最初只有一个简单的画面,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在厨房煮意大利面,然后电话响了……他觉得,有故事要发生了。《弃猫》的开篇,也是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故事。夏日午后,年少的村上春树与父亲去海边遗弃一只母猫,它却先于他们到家,然后是父亲惊讶和叹服的表情……嗯,有故事要发生了。这故事,村上春树用一生在书写,他与喵星人与生俱来的缘份。对于自小喜欢猫的村上春树而言,猫咪是最好的媒介,与其说勾起对父亲的回忆,不如说在村上春树成长自画像中,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猫之于村上春树,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弃猫》中,村上春树写道:我家里一直有猫。在我看来,我们一家和猫儿们关系融洽,过得不错。我最喜欢在檐廊上和猫一起晒太阳。作为独子的村上春树,他的童年并不孤单。“这些猫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没有兄弟姐妹,猫和书就是我最珍贵的伙伴。”父亲是教日本文学的老师,但年少的村上春树一心想从他自认为沉闷的日本文化中逃脱,然后他奔向了西方文化和爵士乐,那是他自己的世界,可以去书里任何地方。在他看来,这样的青春叛逆也是父子关系的较量。这种较量没有谁输谁赢,或者说是两败惧伤。青年以后的村上春树与父亲的关系日渐疏离。“他希望我成为那个样子,但是我没有。我只想做我喜欢的事。”村上春树喜欢的事很简单:听音乐、阅读,爱猫。他毕业后开了酒吧,而不是象父亲希望的在三菱等大公司找个工作。“父母的失望,对孩子来说,也是个打击。”现实中父子关系的困惑,让村上春树作品中间或出现的父亲形象并不完美。二战时,父亲应征入伍去过中国的经历,也让他“如鲠在喉”,但又有责任去探寻历史的真相。村上春树形容脑里有很多抽屉,把记忆翻出来,定格到需要的,总有一天会用到它。这个特殊的抽屉,如今终于打开。“这一次,我拼了命将它写出来,作为一个写作之人的职责。”《弃猫》后记中,村上春树如是说。关于父亲的故事,他想知道父亲这一代人经历了什么,因为这是一种记忆的传承。《弃猫》并不是小说,作为村上春树多篇散文随笔中的一部,它不能说是最好的,却是最特殊的。他以细腻的笔触赋予了不一样而又真实的情感。书中,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时代洪流中,如父亲一样的人们所经历的无奈与遗憾,以及生命中的种种偶然所成为的必然。“大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难忘的沉重回忆,我们无法用言语向人完整地诉说它的真实样貌,只是就这样无法言尽,就这样活下去,渐渐走向死亡。”《弃猫》的主题写父亲,猫的出现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附加上了不可思议的分量。书的结尾,再次把读者带到一个生动的画面。一只爬上高大的松树上,下不来的小猫,他和父亲没有通过人力去解救它下来。去向不明,了无踪影的猫咪,让年少的村上春树,悟出一个道理:上去容易下来难。又一个猫咪的故事,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当你有怎样的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多年来,将村上春树作品翻译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翻译家林少华曾在访谈中说:村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读者通过他的作品不断拷问自己的灵魂,从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自我,找到本真,获得精神解脱和救赎。《弃猫》一书,或许正可以看作,村上春树对猫咪情结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喵星人的特质中,特立独行、性情乖张,不过分亲昵,也不过分疏离也都在村上春树的文字中评价过这样的“我”的自白。他在《舞!舞!舞!》中写: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挪威的森林》中写: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承认,音乐和猫,帮助他很多。他写作时通常会听音乐,在生活中陪伴身旁的喵星人的身影,也总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因为“猫深谙人类的喜怒哀乐,为人类展示了一个永远零度的冷酷典范。”他的小说描写社会万象,探讨人性善恶,繁多的象征和隐喻,以猫的视角和恰当的出现,赋予更多的深义。《奇鸟形状录》里出现的秃尾巴猫、《1Q84》中的“猫城”,《海边的卡夫卡》中,拥有与猫对话能力的人物等等。在村上春树的生活轨迹里,喵星人也如家人般相伴左右。陪伴渡过艰难时日,也见证他日后的辉煌。经营酒吧时,他的咖啡馆叫彼得猫。彼得,是他大学时收养的一只猫咪的名字。他把经济窘迫的时日里,一人一猫相互取暖的感受写进了文章,“每当我紧紧搂着彼得,常常想,这只暹罗猫就这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趣。”为了猫,有的作品竟是还人情之作。一次,在村上春树旅行期间,委托出版社的一位主管帮忙照看他的猫,条件是专门写一部小说回报。这部还人情之作的小说,就是在法国科西嘉岛、希腊克里特岛和意大利罗马写成的著名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很不愿意让媒体拍照,公开的照片并不多,但与猫的合影却不少。珍贵的影像里,年年岁岁“猫”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少年、青年、中年模样的他,怀里的主角,永远都是比他抢镜的猫咪。由艾莉森·纳斯塔西所著的《作家与他们的猫》一书,封面就选用了穿着条纹衫、表情严肃的村上春树,怀里抱着一只看上去霸气十足的黑猫照。《纽约客》杂志邀请的演讲中,村上春树90分钟里至少10次提到猫,他的随笔系列《村上朝日堂日记:旋涡猫的找法》中,16篇中有7篇写到猫。现在的村上春树并不固定地养猫,但他每天早上绕着房子慢跑时,都会遇到三四只猫,它们是他的朋友。他会停下来跟它们打招呼,它们会和他亲近,彼此都很熟悉。即便在在哪个陌生的地方散步时,只要看到有只猫从身旁走过,他就会很高兴。年8月,在东京频道电台“村上广播—跑步与音乐”节目中,在听众提问环节,有人问:假如没有猫和没有音乐的世界必须二选一,您选择哪个?村上春树答得巧妙而真诚:这样的问题跟让人在家人中选择更爱谁之类的问题一样,我一般都不回答。村上春树的世界,也许你永远好奇,也永远不懂。或许,只有他怀里的猫,才会真正抵达他的心灵深处。70岁的村上春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想要的生活,就是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与唱片和猫待在一起。有人说,因村上春树的作品喜欢上了猫咪,喜欢猫咪的人多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2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