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下受伤的长尾野猫专家确认这可是

6月8日15时许,遵义市余庆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村民报警:他在给庄稼施肥中,在地里发现一只受伤的“野猫”,非常有攻击性。

随即,几名消防员赶赴现场看到,这只“野猫”被村民用斗笠盖住,无法判别品种,与村民交谈得知,“野猫”身材瘦小,身长约50厘米,尾巴较长,有黑棕相间的环状花纹。

消防员在做好保护措施,在确保“野猫”不受过度惊吓的情况下,将“野猫”抓入怀里,发现“野猫”嘴部受伤严重,随后,将它送往林业局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据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野猫”系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大灵猫,幸亏群众报警及时,灵猫才得到及时救助。

受伤的大灵猫

新闻链接

濒危物种大灵猫

大灵猫,很早以前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数量高达20万只,在人类的过度捕杀下,大灵猫的数量锐减。在20世纪九十年代,大灵猫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

大灵猫比普通家猫大很多,体长通常都在60~80厘米,最长可以达到厘米,体重达10公斤。在外形上,大灵猫拥有四条粗壮的小短腿,头骨的矢状脊起始于眶间缢痕,在于枕脊连接处变得稍微更高,外形有点像狐狸。

大灵猫是亚洲最大的地栖灵猫。基色为灰色至灰褐色,在身体和腿上有许多黑点。面颊区除了有小的眼上斑和大的白色鼻斑外再无其他斑纹。

大灵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比如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云南、浙江、海南岛、西藏等地。

大灵猫的警觉性非常高,主要体现在它的听觉和嗅觉,性格类似狐狸,狡猾多疑,生性孤僻。并且大灵猫白天活跃在草丛、树洞、土洞等地方;晚上活跃在森林边缘,农耕地,沟谷附近,主要在这个时间段觅食。

来源:贵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