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1800元买英短猫,怒曝光猫四天后
很多动物保护人士都提倡以领养代替购买,一来可以省去购买费用,二奶来可以拯救收容所里的诸多流浪动物。这本是爱心之举,却被一些有心人士利用,成为他们牟利的手段,以有偿领养为名售卖病猫。杭州的小刘姑娘在闲鱼网上花元买了一只英短,不到几天猫就病死了。小刘找到卖家要说法,却被告知这是领养而非购买,猫生了病概不负责。小刘的遭遇掀开的是以领养为幌子的黑暗产业链的一角。
小刘很喜欢猫咪,前一阵她通过闲鱼买了一只英短。谁知养了没几天,猫开始出现食欲下降、呕吐症状,送医后发现感染上了猫瘟,买来第4天就因病身亡。然而在购买时,卖家信誓旦旦保证猫咪身体健康,打过疫苗去过虫。小刘去跟店家要说法,对方让她找被领养方。此时小刘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以为的购买其实是领养。
此前,她曾跟卖家签过一份领养协议,声明元不是购买费而是营养费,领养后一切责任由领养人自负。从小刘的震惊状态可以得知,除了这份领养协议之外,卖家全程都没有告知消费者这是领养而非购买,有刻意误导之嫌。
二手平台上的卖家并非猫主人,她只是一个帮猫主人发布信息的中介者。小刘将此事曝光给媒体后,记者联系到闲鱼卖家,对方显然不愿沟通,只说一切按协议走,还反问“你想怎么处理?给你钱吗?”之后就将电话挂断。
小刘找到出售这只猫的猫主人,对方在自己房内养了数十只小猫。面对前来讨要说法的小刘,猫主人也是一副概不负责的态度。他一再强调自己养的猫全部用于领养,小刘也是领养,收的钱是营养费,双方已经签过领养协议,后续再无瓜葛。
显而易见,卖家在巧妙的利用“领养”二字和所谓的“领养人”划清关系,逃避售后责任。对此律师表示,宠物主人有意隐瞒宠物的健康状况,且收取的费用和市场价没多大区别,因此不能视为领养。以“有偿领养”代替“购买”的说法,只不过是不法商家的一厢情愿罢了,最终无法逃过法律制裁,目前小刘已将此事反映给当地的监管部门。
和小刘有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少。在微博上不乏宠物领养账号,他们在网上发布领养信息,等有领养人找上门来后就伺机索取营养费、捐赠费等各种费用。很多受害者的共同遭遇是,交完一笔又一笔的费用后,猫带回去没几天就因病而故,之后商家会以领养为由拒不负责。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同样也有不少有偿领养的信息,一部分消费者看中了其低廉的价格,跳入了这些不良商家布设的领养陷阱。
有专业人士提醒,领养协议一般来说更多是针对领养人提出一些饲养上的要求,通常不会收取费用。如果有领养想法的爱猫人士,建议到正规的收容机构或动物救助基地去领养,无需交纳任何费用且更加有保障。
小编想说:领养原本是以保护动物为出发点,是爱心的彰显,而今却被不法商家利用,以领养为名,行销售之实,本质上是对“领养”二字的玷污。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也不要随便相信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尽量到正规场所领养宠物。此外,如果在购买宠物时,和卖家签署的是领养协议,也请务必提高警惕,及时止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