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这样的爱情一辈子有一次就够了

北京比较好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10/8833423.html

近两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时常看到这样一类消息:“都市金领辞去高薪职务,隐居田园盖起庄园享受人生”云云。

附上几张庄园中假山流水的照片,说上几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人生苦短,请取悦自己”的鸡汤,便能收获网友们一大片的点赞和艳羡的留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伴生出精神世界的空虚,人们开始推崇回归自然、拥抱自然的生活。

但回家盖一个庄园就算是拥抱自然了吗?大部分都改成了民宿酒店、饭店餐厅。

在毒药君看来,这种打着珍惜人生的幌子,假装拥抱自然的样子实在是有点low,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真正拥抱自然的好片,洗洗眼睛。

《人生果实》

LifeIsFruity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部《人生果实》,是一部纪录片。

对毒药君而言,纪录片更多的功能在于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丰富世界观。比如前面给大家介绍过的《极地》和《大猫》都属此列。

前者记录了西藏地区人们淳朴的生活和思想,后者则详尽地介绍了关于猫科动物们的前世今生和各自显著突出的特点。

而《人生果实》与前两者相比,不客气地说,是“普通至极”的。既没有西藏那样天高云阔的胜景,也没有动物们难觅其踪的神秘。它只是记录两位耄耋老人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却拍出了一部接触到人生内核的绝佳纪录片。

90岁的津端修一爷爷和87岁的津端英子奶奶,是一对陪伴彼此60多年的夫妻,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

修一爷爷年轻时,是日本有名的建筑家,退休后还经常被邀请去参加一些讲座,向后辈传授自己积累一生的经验。

在年,修一先生36岁时,受命负责高藏寺新村建设计划的设计方案。饱受台风海啸侵害的高藏寺需要一个完美的建造方案,能够同时兼顾舒适与安全。

在家闭关十多天后,修一先生将平面图摊开在同事面前:我做好了。

曾经和建筑家安托宁·雷蒙德学习过的修一先生有着超过当时时代的建筑理念,倡导“与自然共生”。

在日本当时“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社会背景下,这种高成本的建造方式根本不可能通过,所以最后还是建成了“鱼糕排队”式的公寓街区。

尽管设计方案没有获得认可,修一先生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念。他在高藏寺买下一块地皮,亲手建造起与自然相拥的世外桃源。

而始终在背后支持他的,是他的妻子——英子女士。

英子女士和修一先生相遇时的场景,现在来看竟然颇有点浪漫邂逅的意思。修一当时是一名意气风发的穷学生,而英子是有着年历史的造酒坊的独生女。

65年前,修一到英子的故乡参加大学部的体育比赛时,曾借住在英子家的酒窖中,两个人就是这样相识的,后来二人再没分开过,转眼就是半个多世纪。

英子女士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女人,腼腆、任劳任怨、任何事以丈夫为中心、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丈夫能够开心。

修一十分喜欢帆船,刚结婚时梦想能够拥有一艘自己的帆船,但微薄的薪水根本不足以支付购买一艘帆船的费用。犹豫着和妻子说起自己的想法后,英子只是很平静地说:“这样啊,得想想办法。”

然后她将保险全部解约,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当铺当了,以此支持丈夫的爱好。

而修一对此全不知情,英子说这种事不能让他知道。

60多年过去,英子从来没有变过,提起最让自己舒心的事就是丈夫可以过得好。

修一先生也完全没有辜负英子女士,退休后的他开始和英子一起精心侍弄两个人的小家,这三百平庭院里的每一寸都充斥着酝酿了60年的爱意。

一位建筑家曾经说过:家是生活的百宝箱。用这句来形容修一和英子的家再合适不过了。

在自己庭院里,夫妻俩种下了70种蔬菜和50种果实,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有梅子。

无花果。

芋头和大白萝卜。

修一还给每一种植物做了一张小小的名牌。

有的俏皮可爱,“竹笋,你好”。

有的是为了注明用途,“甘夏蜜桔,做果皮桔酱”。

有的是在期待美丽的鲜花盛开。

盛开后的鲜花果然不负期待。

樱桃树上也挂着名牌,“樱桃,英子”,下面的小人是修一画的英子。

▲萌到炸裂

整个院子被打造成一个小小的王国,两位老人在其中耕耘劳作,每一件细微的事物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情。

甚至还在庭院里设置了专门给小鸟梳洗羽毛用的水盆。

两位老人的热情让我辈年轻人汗颜。

再从庭院转到屋内,餐桌上经常会摆满各种各样的食物。

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谷类食物,绝大多数的食材都来自自家的庭院,绝对绿色无公害,连肥料都是用收集的枯叶发酵制成的。

除了日常的饭菜,还有各种精心制作的点心。

草莓蛋糕,草莓多到放不下。

巧克力蛋糕。

桃子蜜饯。

还有大大的布丁。

这些佳肴都是英子亲手制作,她总是变着花样的做给修一吃。

迎合丈夫地口味,可以经常做自己最不爱吃的土豆。

为的就是希望能听到修一夸奖自己做的菜好吃。

生活中两位老人互相尊敬、互相宠溺,看到这里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尽管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其中的乐趣实在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不光在家恩爱,时不时的也会出去撒撒狗粮。

两位老人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出版,在台湾十分畅销,被邀请到台湾参加签售会。

拍照时的修一爷爷显得十分腼腆,一个劲儿地说“好难为情”。

手却一直紧紧抓着旁边的英子奶奶。

接受媒体采访时,修一爷爷说:“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在他的心中,英子永远是60多年前初次相遇时的那个姑娘,对她的感情历久弥新,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签售会上,修一爷爷的签名方式十分特别——画了一幅简笔画。

这是修一爷爷为自己和英子创作的漫画形象,身上还写着两个人的年龄:87+90=。

不要太有爱啊啊啊!!

起初,剧组的工作人员们认为在并不算短的拍摄周期中,两位老人难免会有矛盾或者争吵,还想着能够一并记录下来,但结果未能让他们如愿。

拍摄到最后,两位老人最大的争执就是关于餐桌摆放位置的问题。修一爷爷希望能离窗户近一些,方便看风景。英子奶奶却觉得离窗户远一点感觉更好。

修一爷爷立马屈服。

春去秋来,两位老人就这样过着恬淡幸福的日子。如果可以的话,永远这样过下去该有多好。

但生活不是童话,不会永远按照人们希望的样子进行下去。

年的夏天,修一爷爷在田地里拔完草后午睡,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位生活中总是笑眯眯,工作中严肃认真的腼腆老头在睡梦中溘然长逝。

面对修一爷爷的突然逝世,英子奶奶显得十分淡然。

在修一爷爷的遗体前,英子奶奶作了最后的道别。

一生以丈夫为中心的英子奶奶,在最后一刻让修一放心,自己会好好过下去的。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又会轻声嘟哝:“我一个人今后要怎么过完剩下的年月。”

英子奶奶依然继续在田地间劳作、做饭、倒垃圾、糊窗纸,一切好像都和以前一样,但是又好像不一样。

饭还是像以前一样做,两份,一份是做给修一的,都是他爱吃的东西。

晴天时,窗户还是时常开着,因为修一喜欢明亮的房间。

英子奶奶修剪掉院子里多余的树杈,还会念着:“他知道了说不定会怪我,他一不在我就乱来”。

无聊时,英子奶奶开始慢慢喜欢看电视,屋里多一些声音就显得不那么空荡荡。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这首俳句在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大概说的是自然万物相伴相生的发展规律。

在时间的长河中,万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老,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过程。

总是听老人们说:“唉,年轻真好。”

是啊,年轻象征着朝气和活力,理想、远方,任何有趣的事物在年轻时都是可能的。

而衰老呢?年老色衰,年老体弱,提起这个词,脑海中似乎都是些悲凉的景象。

面对“衰老”,在每个时代都具有共同的感情色彩,恐惧和抵触。

修一和英子这对老人展现给我们的,是对衰老的另一种理解——即便已是垂垂老朽,即便生活无甚改变,人生依然可以是幸福快乐的样子。

所以,不必抗拒衰老,在白发和皱纹间,在田垄与树荫里,同样有人生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5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