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主体成娱乐,上半年亏损231
尘埃落定!9月3日,猫眼娱乐IPO招股书在港交所网站披露,王长田“希望猫眼尽快上市的愿望”终于要达成了!
据招股书显示,猫眼娱乐的上市主体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公司英文名为“EntertainmentPlus”,再译回中文则是“娱乐+”。从招股书的详细介绍来看,猫眼也早已不是一家简单的在线票务服务平台,其自诩一家“提供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以及广告服务及其他,为中国提供创新互联网赋能娱乐服务的平台。“
只是,猫眼近些年虽然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大力拓展旗下业务种类,市场份额也实现了大幅提升,但至今仍没能摆脱作为在线票务平台起家,要继续砸钱抢占市场的窘境。为此,虽然上市就差临门一脚,但目前猫眼在营收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尚未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猫眼年上半年营收18.9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亏损为2.31亿元人民币。
猫眼8年奋斗史,从票务平台厮杀到追逐IPO
有关于猫眼上市的传闻由来已久,在年6月份上海电影节期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发表的“猫眼要实现独立上市”的言论,更是给这一传闻进行了官方盖章。但猫眼的上市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猫眼的前身是美团电影,最早只是美团于年2月在娱乐部门开展的在线电影票务业务,大众对其的认知也仅停留在“电影票团购”;随后年,美团电影才正式更名猫眼电影,并推出具有在线座位选择功能的猫眼App;年,猫眼推出基于互联网的娱乐内容服务;直到年,猫眼才成立独立法人实体天津猫眼微影,推出专业版App,并于年才从美团完全剥离。
而猫眼从建立到独立的这几年,也是中国在线票务平台从诞生到进入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期。腾讯系的微影时代、阿里旗下的淘宝电影(后更名淘票票)以及百度糯米等先后入局,中国的在线票务网站一度超过40家。
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在线票务网站同所有的互联网行业一样,掀起了激烈的票补大战,在倒闭、并购之后,幸存者成为了个位数。等到猫眼完全独立的年,在线票务平台的格局基本已定:
4月12日,猫眼从美团剥离,并获得美团亿元级以上的A轮融资,之后5月27日,猫眼引入新股东光线传媒,估值约为83.33亿元人民币;4月26日,微影时代宣布完成C+轮融资,加上C轮,两次融资总额已达45亿元,公司估值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5月15日,阿里影业宣布公司旗下的淘宝电影更名“淘票票”,且获得1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融资后整体估值达到亿元;5月17日,有媒体爆料,百度糯米影业已于年初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号称融资规模超越同行。
不过,在线票务平台的竞争并未就此结束。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年春节档在线票务平台数据》得知,猫眼电影以33%的市场份额占据春节档第一位,淘票票份额接近30%位列第二,微影时代旗下的娱票儿下滑至16%排在第三,而仅占6%的百度糯米不出意料的慢慢从BAT竞争格局中退出。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5月份爱奇艺已经证实,百度糯米影业已经“卖身“爱奇艺,不复昔日的“风光”。
在线票务平台进入“三足鼎立”的阶段。据易观发布的《年暑期档电影市场观察报告》显示,淘票票、猫眼电影、娱票儿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94%、29.72%、21.84%,或许是为了对抗强势崛起的淘票票,早有合并念头的猫眼和微影时代于年9月份宣布实现战略合作,共同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并以猫眼为主体合作双方相关业务。随后11月,经猫眼电影确认,获得腾讯10亿元融资,当时估值超过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目前猫眼的股东情况为,光线及其关联方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80%;腾讯持股比例为16.27%;美团为8.56%。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数可视联合出品
但对于猫眼来说,通过与微影时代和腾讯的战略合作,除了纳入腾讯这一股东,成功跻身“BAT系”,最大的收获还是拥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