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奴可不止现代有,古人奴性更甚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相信钱钟书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围城》:“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但你绝想不到,像钟老这般经历过大风浪的文豪,竟会是一位资深猫奴。钱钟书一家与花花儿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它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我的座后等候。我们让花花儿睡在客堂沙发上一个白布垫子上,那个垫子就算是它的领域。一次我把垫子双折着忘了打开,花花儿就把自己的身体约束成一长条,趴在上面,一点也不越出垫子的范围。它爱吃的东西很特别,如老玉米,水果糖,花生米,好像别的猫不爱吃这些。我不知道李妈是怎么教的,花花儿从来没有弄脏过屋子,一次也没有。大抵在猫奴心中,自己家的猫永远都是最好的。就连钱钟书也不例外,在他看来他家的“花花儿”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只是狂吹彩虹屁倒也还好,但你能想到,钱钟书为自家的猫打架的样子吗?钱老一家曾和林徽因一家做过邻居,碰巧两家都是养猫的。原以为两家会因为猫的关系而友好往来,却不想林徽因家的猫天天欺负“花花儿”。钱钟书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看到自家的小宝贝被欺负,钱老怎么坐得住,连忙拿竹竿要为“花花儿”讨回公道。为此,杨绛也曾借用钱老小说里的话劝他,不要在做这种事了,“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可猫奴钱钟书哪里还顾得了什么看谁的面子,“花花儿”受了欺负就得打回来,还狡辩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钱钟书与杨绛当然,如今像钱老这般把猫宠到骨子里的猫奴大有所在。而他们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这是自古就有的传承。宋书《尔雅翼》中记载:“猫通谓之狸”,在古代猫统称为“狸”,而人们会把家猫称为“狸奴”。因为在古人眼中“奴”是爱称,不少古人就喜欢用“奴”起小名、乳名,比如唐高宗的小名就叫雉奴。可见,“狸奴”这个名字充满了主人对猫儿的一片深情。周文矩《仕女图》在中国的所有朝代里,宋朝就是“猫奴”的代表朝代之一,甚至到了全民爱猫的地步。《西湖游览志》和《老学庵笔记》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桧的小孙女有一次丢了猫,不仅满城张贴寻猫启事,而且还每家每户搜查,结果每户人家都搜出了一只猫,却没有一只是丢失的那只猫。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在宋朝,养猫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另外,猫在宋朝的待遇也不错。《梦梁录》记载:“凡宅舍养猫,则每日有人供”,有大鱼大肉供着,不愧是猫大爷,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滋润。不仅如此,在宋人眼里,养猫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像娶妾一样要先下聘礼。赵佶《耄耋图》局部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因晚年精力不济,他的书总是被老鼠啃,“检校案上书,狼藉鼠啮迹”。所以,他打算用盐当聘礼养一只猫,抓掉那些讨人厌的老鼠,“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书房万卷书”。毕竟,盐在那个时代属于精贵物,当聘礼可见陆游对猫儿的看重。不过,陆游绝不会想到,原来只是想捕鼠的他会成为一位资深猫奴。把猫抱到手里的那一刻,他就沦陷了。他会因为猫主子为他捕鼠,而写《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来歌颂猫主子。他也知道薄荷会让猫醉,”薄荷时时醉,夜夜温“。甚至会因为家境贫寒担心猫吃不好,“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陆游诸如此类的诗还有很多,“我与狸奴不出门”、“狸奴毡软夜相亲”、“夜长暖足有狸奴”等等,极力赞美猫主子。如果陆游生活在现在,那他一定天天在朋友圈晒照写诗炫耀。不过也正是有了猫的陪伴,让他不得志的后半生有了一丝温暖。天下猫奴是一家,除了普通人,就连皇帝都不能逃脱猫奴的命运。如果说清朝的雍正皇帝是彻彻底底的狗奴,那明朝的世宗皇帝则是不折不扣的猫奴。明世宗为了更专业的撸猫,他在宫中建立了专门的养猫机构“猫儿房”,并且派了御前近侍来给它们喂食、梳毛,还让人喊它们“猫大人”。世宗有一只宠猫“霜眉”,被封为“虬龙”。为了和霜眉玩,他二十多年来都不上早朝。霜眉死后,他不仅用黄金打造了一副棺材,还给猫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让大臣们为它作祭文。在这场祭文比赛中,礼部侍郎袁炜,靠着美词美句“化狮为龙”,打动了皇帝进而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赵佶《耄耋图》局部明熹宗好猫,猫儿房所饲,十五成群。牡者人称某小厮,牝者称丫头,或加职衔,称某老爷,比中官例关赏。——《猫苑》其实,在他之后的明熹宗同样做过这样荒唐的事情。叫公猫为儿子,母猫为女儿,还给猫咪封官为老爷,发工资。能做出这种事的明熹宗,可能不是一个皇帝,但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猫奴。另外,画家们也毫不例外成为了猫奴大军中的一员。画家的喜爱,往往就是将其作为宝贵的作品题材展现在画纸上。历来中国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猫蝶图,取其谐音”耄耋“,寓意长寿美好。而这些画猫大家,古有宋徽宗、张克宏、扬州八怪等人,近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相比中国含蓄、文的表达,埃及则会显得更夸张一些。在埃及,猫是神明信仰般的存在。因而出现了猫神”贝斯特“,保佑着人类免受疾苦和邪灵伤害,是家庭幸福和性生活和谐的象征。猫神所以猫在埃及是重点保护对象,为了表示尊敬,庙宇信众会按仪式,或者和主人一起分享食物。而猫在死后还能得到专属猫目的葬礼,甚至是享受只有法老才有的木乃伊制作待遇。不仅如此,若是有人将猫给杀了,那这个人必然会进监狱判死刑。但若是猫属于自然死亡,那么全家人还要剃掉自己的眉毛以示哀悼。甚至传闻有一次埃及和波斯打架,波斯人出了个损招,在盾牌上画了个猫女神,并且在阵前放了一排猫以示震慑。果然,埃及人怕伤到猫和亵渎女神,直接投降了。可见,古埃及人对猫简直毫无抵抗力。猫木乃伊另外,西方的艺术大师们同样爱猫成性。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自小就对猫十分痴迷,甚至还自封猫王。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经常用猫的形象来代表自己。在《地中海的猫》中,他是猫头人身的形象,开心等待着由鱼组成的彩虹鱼进入自己的餐盘中。巴尔蒂斯《地中海的猫》艺术界大佬毕加索也特别喜欢猫,但在他的画里,猫往往寓意着某些东西。例如他在年到年间创作的《吃鸟的猫》,就利用了猫的阴暗面来隐喻当时的政治形势。毕加索《吃鸟的猫》还有安迪沃霍尔、村上春树、爱德华·布巴等艺术圈名人,也几乎都有一只猫,还进行了不少有关猫的创作。古往今来,流水的猫奴,铁打的猫咪。与其说猫咪是宠物,是人在饲养它倒不如说是猫在陪伴人,它是人们压抑生活中的慰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3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