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当归之乡一个贫困县的破茧成

工作人员正在晾晒药材。 于晶 摄中新网甘肃岷县9月2日电题:探访“中国当归之乡”:一个贫困县的“破茧成蝶”之路中新网记者于晶9月2日,走进“中国当归之乡”甘肃岷县中药基地,万亩梯田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尤为壮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中药材的芳香。岷县,因境内有岷山而得县名。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条件落后,当地居民家庭劳动力不足,且文化程度偏低,大多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岷县常年经济发展滞后。近几年,岷县开始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走出了“产业扶贫、药材种植”的新路子。村民正在采收成熟的当归种子。 于晶摄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境内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种道地中药材,是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之一。那么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岷县抢抓国家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机遇,将目光投向中药材市场供应,推广扩大中药材种植,将道地药材“小产地”变为“主产区”。为了确保中药材的“道地”品质,岷县从育苗、施肥、基地建设等工序入手,建立了严格的种植程序,打造定西中药材“有机、绿色、道地”品牌。茶埠镇大竜村是岷县深度贫困村,全村多人仅有多亩地,有贫困户户人。近些年,大竜村里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依托药材产业延伸发展起了蜜蜂、鼠尾草等产业,年实现整村脱贫。“回村种药材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年迈的母亲,何必在外漂泊。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美好生活指日可待。”过去在外打工的马文刚夫妇二人回到大竜村,开始种植药材。年,种植中药收入达8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产业发展好,村民回流后,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等社会问题。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1万亩。其中,岷县当归种植面积近30万亩,总产量达到6万吨以上。岷县当归城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交易总额60亿元,岷县当归交易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占全国出口量的90%以上。据统计,全县中药材加工贩运从业群众5.6万人,通过中药材产业扶贫带农增收16.17万人,全县中药材市值达42亿元。中药材收入占岷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以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岷县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此外,岷县还立足蜂产业种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蜂产业养、加、销链条。全县建成养蜂合作社多个,蜂蜜生产扶贫车间6个,全县养蜂农户达1.2万户,带动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年产蜂蜜约吨,总产值1.5亿元。岷县打造特色牧草品牌,加快以岷县猫尾草为主的特色草产业规模化种植、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累计种植猫尾草10万亩,年产量已达6万吨,总产值3.6亿元。“岷县脱贫有‘三宝’,药材蜂蜜猫尾草”,这句在甘肃岷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成为当地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岷县是国扶贫困县和六盘山片区重点贫困县之一,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之一。过去5年,岷县共有个贫困村退出贫困行列,3.85万户16.83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住的小康屋,走的水泥路,吃的是自来水……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不比市里差。”走进岷县,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康庄大道宽畅平坦。昔日贫困县变成了幸福家园,伴随中药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小康生活画卷在岷县正徐徐展开。(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9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