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为什么没有被驯化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驯服斑马个体是可以的,但要驯化斑马种群,使其变成和马牛羊一样的家畜则很困难。贾雷德·戴蒙德所著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里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分析,还提出了一个安娜·卡列尼娜原理——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会使一个物种无法被驯化。《枪械、病菌和钢铁》中认为: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适合驯化的野生食用植物,农耕起源于肥沃的新月地区,因为该地区有丰富的野生小麦和豆类品种,营养丰富,易于驯化。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城市农业社会过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型”家养动物的存在,它们是为了吃肉、干活和远距离交流而饲养的。戴蒙德鉴定出全世界仅有14种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最有用的五个物种(牛、马、绵羊、山羊和猪)都是欧亚大陆特有物种的后代。剩下的九种当中,只有两种(美洲驼和羊驼产于南美洲)是欧亚以外大陆上的土著物种。戴蒙德认为物种能否被驯化主要取决于六个标准,包括动物是否足够温顺、合群、是否容易在圈养中繁殖以及是否具有社会等级等。因此许多非洲哺乳动物,如斑马、羚羊和非洲水牛等都没有被驯化过(尽管有些可以驯服,但它们不容易在圈养中繁殖)。小型家养动物,如狗、猫、鸡和豚鼠,对农业社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价值,但它们本身并不足以维持大规模的农业社会。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在耕地中使用较大的动物,如牛和马,这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耕种更广泛的土地和土壤类型。大型家畜在远距离运输货物和人员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拥有它们的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因此,按照戴蒙德的理论,驯化是农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最早诞生农业文明的地区必然是驯化动物的中心,我们现在饲养的家禽家畜绝大部分是在欧亚大陆被驯化的。而非洲大陆除了北非的古埃及之外,没有诞生强大的农业文明,而斑马就生活在从古至今都非常落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那里的人类没有驯化斑马的需求和能力。另外,我们根据戴蒙德提出的可驯化动物必备的六个标准来看看斑马的劣势。1、饮食:要成为驯化的候选者,一个物种必须是容易喂养的,不挑剔的动物是最好的候选者。斑马吃草、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消化系统较强。饮食这个条件斑马很满足。2、生长速度:动物必须生长得足够快,以便更早地投入使用和进行繁殖。以山斑马为例(斑马有三种),雌性性成熟平均所需时间为天,雄性发育较慢,平均需要天。山斑马妊娠期天,小斑马断奶需要天。而家马无论雌雄都只需要多天就性成熟了,母马妊娠期天,小马断奶需要天。就连普氏野马也只需要两年多就能性成熟。可见斑马在生长期这方面有劣势。3、圈养繁殖:物种必须在圈养条件下繁殖良好。戴蒙德都认为斑马不容易在圈养中繁殖。4、性格:脾气太差的物种不适合驯化。斑马很容易受到惊吓,而且恐惧会在群体中蔓延,一匹斑马受惊,整个群体都会躁动起来。曾经某团体在津巴布韦捕获了一群野生斑马,其中16匹斑马被装上一辆卡车运走,抵达目的地时居然只有一匹还活着,其他的斑马都在相互踩踏中死亡。可以说,性格是驯化斑马的最大障碍。5、恐慌倾向——物种在基因上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对危险做出反应。与兽群混在一起作为掩护的物种是很好的候选者。斑马满足这一条件。6、社会结构——孤独的、不合群的物种是很差的候选者。一个物种有一个强大的、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是更有可能被驯化。斑马满足这一条件,它们有社会等级,斑马群通常由一匹强壮的雄马带领,一群雌马和马驹跟随雄马,雌马也有等级,马驹的地位和母亲的地位保持一致。可见,这六项标准中,斑马在生长速度和性格方面存在劣势,尤其是性格,所以根据戴蒙德的理论,斑马很难被驯化。但是近代,不少人尝试驯化斑马,沃尔特·罗斯柴尔德曾训练斑马拉车,甚至驾着斑马车路过白金汉宫。年德国人海因斯捕捉一匹雄斑马并骑行了两天,年肯尼亚内罗毕的医生罗森多·里贝罗骑斑马出诊。还有个叫乔治·格雷的人把斑马运到了新西兰卡瓦乌岛用来拉车。但这些人都没能彻底驯化斑马,使其变为可大量繁殖的家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9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