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中最感人的情节源于一个人的死亡
几年之前看了猫腻庆余年的小说,当时穿越体小说比较流行,看的也很有代入感。去年看了几集庆余年的电视剧,老是出戏,便又去看了一遍庆余年的小说。现在对于其中的诗词啊石头记啊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对于其中的诡诈手段各种打机锋倒是极有感觉的。猫腻文笔一直不错,包括间客和将夜。虽然读起来会有些压抑,但无论是情节还是结局都是比较好的。再读庆余年,还是觉得其中最感人的情节是陈萍萍的死亡。
猫腻对于这一部分,前面做了很多的铺垫,以陈萍萍对庆帝在叶轻眉死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的怀疑作为主线。开篇五竹带范闲去澹州,费介去澹州当范闲老师,赏菊时影子的刺杀,到后来庆帝发现太子秽乱后宫,范闲在城外遭遇军方刺杀,三皇子在宫内遭到刺杀,大东山上的刺杀局和长公主篡位……在这些情节里都有陈萍萍的参与或者谋划,就像是陈萍萍说的,他想看到庆帝隐藏的东西,也是为后面陈萍萍回京质问庆帝做了铺垫。也填了小说开始时埋的坑,为什么庆帝要杀叶轻眉和监察院门口碑上所隐藏的字句。
对陈萍萍的死亡情节,猫腻花了很长的篇幅去写,描述情感的文笔也是很细腻。陈萍萍对范闲毫无保留的付出和培养,让范闲对这个老人有极深的感情。作者对于范闲性格的设定就是亲人是范闲的命门。所以范闲听到陈萍萍返京的消息时,便不顾一切返京,六天五夜带领黑骑不顾一切地赶到刑场,无论是小声的埋怨陈萍萍的不听话,贴面细声耳语,还是将陈萍萍放进太平别院密室的棺材里掌钉的细节描述,都将这两个人极深感情凸显出来,让人湿润了眼眶。
监察院是用来监察庆帝的机构,所以在陈萍萍手里保持了极大的独立性,院内人都对监察院也这个老人有极深的感情,也有极强的服从性,他们只服从于监察院服从陈萍萍。陈萍萍刚被抬进监察院,监察院的暴动,陈萍萍只一个手势,那句齐声地“候”,让读者看了直起鸡皮疙瘩。陈萍萍在去刑场时,他老仆的自尽,以及当百姓和官员发现陈萍萍是阉人,那种震惊和嘲讽,让人心生怜意。
陈萍萍可以安心告老还乡,却只为压在心底20多年的疑问寻一个答案,不惧生死。只为那个像仙女的叶轻眉当年愿意平等相待。或许说,也是为了藏在心底的监察院门口碑上的字。陈萍萍对叶轻眉有没有男女之情,或许有吧。
如果说肖恩死的迟暮,燕小乙死的不亏,苦荷死的平淡,四顾剑死的痛忍,那么陈萍萍死的最富悲伤和感人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