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建筑师你的故事感动了谁
《脱口秀大会》从第一季的需要演员嘉宾助阵撑场到今天的优秀脱口秀演员频出,这个新兴行业在内地娱乐圈出现才仅仅5年时间。
演讲真人秀丰富了内地综艺的种类,这类脱口秀需要的是好的创意和态度辅以相对完美的舞台呈现。一场好的脱口秀中,观众被完全带着节奏走,到节目最后拍手叫好却不会太过在意其过程中的起承转合等细节,有可能散场回家后才慢慢回味过来。编故事和讲故事的能力是脱口秀演员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讨论过建筑师学习讲故事的必要性。效果图是打动人的一环,但说到真正的讲,可能不光要动动嘴。李诞曾在他的脱口秀工作手册中提到写好逐字稿之于一场好的演出的重要性。这里的逐字稿相当于脱口秀的剧本。但建筑师(也适用于其他职场人士)的演讲和脱口秀不同,他们讲的故事是基于一个观众可见的剧本。这个剧本我们称之为“汇报文本”。不同于脱口秀的首要目的是引人发笑,工作中的演讲目的在于说服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以完成后续工作,这个过程有个行话叫“pitch”。
Pitch释义,来自MBA智库百科
对待逐字稿,李诞建议的态度是,在写逐字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在脑中同步思考如何在舞台呈现表演·。看综艺反思自己的工作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建筑师的逐字稿就是汇报文本,在其制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演练在汇报现场给业主讲故事的过程。
如同脱口秀演出,项目汇报本身也是一场演讲。在有视觉化的剧本(汇报文本)作支撑之下,比一场真正的脱稿演讲还是容易许多。学习一流,成为三流。按照要求更高的脱口秀表演的准备思路来准备项目汇报,时间久了应该能达到秒杀同行的效果。那么把文本当作逐字稿来修改,我们该怎么做?
李诞把逐字稿的要求归结为简单的12字:内容完整,结构清晰,文笔流畅。没错,这是高考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但若能真正在汇报文本中呈现出来已经是高质量的第一步。从文本的结构框架出发,就要开始思考如何能吸引别人,不在开头就睡觉。
文本结构:把惊喜放在开头也要有点儿道理
建筑的故事需要娓娓道来,但节奏不宜过于舒缓。把最有震撼力的效果图放在首页往往能够在一开始吸引到观众的注意。但把最惊喜的部分前置,之后的部分无法吸引人等于是让人错开了玩手机的时间。在最直观表达设计整体效果的图纸之后,观众往往带着一丝好奇:做成这样的理由是什么?这个时候接上简洁清晰的设计分析,告诉业主你刚看到的惊为天人的设计是这样一步步得来的。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的汇报文本走的是氛围路线,开场便亮出了最能体现建筑氛围的效果图。建筑位于深圳坪山的燕子湖旁,自然景观优良。建筑师期待通过和谐的建筑环境营造,从室内到户外均与周围的自然美景映衬。灵感来源于坪山河三角洲的自然形态。
建筑的形体师法自然的山体形态,这个在文本开头的“愿景”部分通过参考图片的展现便一目了然。之后在“语境”部分用了2张自然环境的照片寓意建筑的周边环境,便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基地周边城市策略的铺垫。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带观众了解完周边环境,介绍的重点自然再度聚焦建筑本身。延续了之前的参考图风格,“建筑”部分的意向图在最显眼的位置放了一张肌理丰富的山崖照片,与建筑外立面的效果如出一辙,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最核心的意思。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接下来才是建筑的技术性图纸以及建筑形体、功能和流线的分析。这一部分介绍完毕,已经到了整个汇报文本的1/5部分。从节奏上来说,观众经历了开篇的兴奋以及求知欲的渐渐满足,开始渐渐了解项目也即将开始疲态。此时另一个兴奋点应该到来了。这个时候建筑最有特色的立面细节被展开了说明。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除却对于立面构造和材质的技术分析,文本中展现立面的视角也非常聪明。通过一张建筑外部效果图,一方面展示了有特点的立面,还从侧面展示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使建筑外观特点得到充分展示的情况下不显得拥堵。
深圳自然博物馆贝加艾奇+3XN+筑博设计
此后的部分着重介绍了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些非常有必要的详细说明占了大约整个文本的一半篇幅。整个构架满足了从大到小的介绍顺序,把最令人兴奋的留在开头部分,符合人们听演讲看演出的一般规律(开头最有精神),在循序渐进展开项目介绍的时候,不忘在恰当的地方置入新的兴奋点。其实有时让人记住通篇汇报的,可能就是一两个吸引人的点,或是一两张深入人心的图片。
这个文本的最后1/5部分被称作“补遗”(Appendix),是把相对深奥难懂的技术分析和数据分析进行汇总,包括项目预算。在听完你的故事依然沉浸其中的业主观众们,此时看到数据繁杂的造价表是否也会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呢?
文本内容:没必要的都是废话
汇报文本的内容选取应当遵循奥卡姆剃刀原理。这个原理总结为一句话便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说人话就是我们在表述一件事的时候,不要给他人制造麻烦,也不要给自己制造麻烦。
有时建筑师会天真地想把辛勤劳作的过程统统呈现在汇报文本中,以博得一些“苦劳分”。于是一些繁杂的分析以及铺垫充斥着大量版面,增加了自己工作量的同时,在汇报时也让一脸无辜的业主观众们云里雾里。我们还是要本着感动别人的目的去做汇报文本。
华强北路立体街道城市设计WORKac+筑博设计
华强北路立体街道城市设计作为一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在其汇报文本中,开篇并没有看到过多城市相关的分析。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投机取巧或者设计没有依据分析来做,相反建筑师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城市步行街案例的研究分析,其图纸输出完全可以形成一本研究手册。
但他们很清楚汇报文件不是研究手册,不需要把与你设计无关的研究罗列其中,这样做出来不仅不会让听汇报的人觉得你很专业(因为他们看不懂),反而会加深疑惑(因为大量前期分析不一定与最终设计强相关)。
华强北路立体街道城市设计汇报文本首页
WORKac+筑博设计
记住,我们还是要做感动别人的汇报。在文本内容上,就需要在把握好整个节奏的同时,不放任何冗余的内容。
在开头的排版中,建筑师并没有放最终效果图,而是把设计中核心的6个灯笼以图案化的形式呈现,简洁地表现了核心设计外,给人留有想象空间,产生想继续了解的好奇心。后面的内容在排版上严格遵守了相同准则,比如色彩采用相同色系,边框与留白距离的统一。排版的准则上,建筑师有时也该跟着平面设计师学学。
华强北路立体街道城市设计WORKac+筑博设计
排版与分析图:
减少图中无用信息,降低阅读难度
我们可以从平面设计师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原研哉曾说: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品质,增强传播的力量。
原研哉的排版设计
建筑师在做分析图时往往会一些参考,有时会导致为了画出参考图的样子而做了一堆伪分析图。这些分析图不一定贴切自己项目的真实情况,但也看起来有模有样。建筑师在熬了大夜画完这些伪分析图后拿着页的文本终究还是感动了自己。很多时候这些照猫画虎的分析图并不会给设计带来很多指导意义,反而是增加工作量的累赘。
当然分析图是文本中非常有必要的一部分大家才会这样去做。那么我们何尝不能从建筑以外的分析图中找找灵感呢?事实上科学领域中通过分析图来梳理逻辑的历史比建筑学要长,而它们要梳理的内容比建筑学更为复杂。从中学习到的可能不仅是分析图的表达方式,还有新的分析方向和逻辑梳理方式。
从生物学领域得到灵感的建筑分析图,体现人与建筑功能的交集
筑博设计
而汇报文本中的建筑分析图也应当注意有用信息的优先呈现。何谓没用的信息?从字体来看,中英文都存在衬线体,中文中比如宋体。简单来说,衬线体是一个字开头和结尾都有额外装饰的字体。这些装饰不含任何信息,只是为了美观。在汇报文本的字体选用上,一般不要使用这类字体,因为会把人的注意力分散掉在这些不具任何信息的装饰上。
同样,分析图的图标使用上,也遵循同样道理。比如箭头的使用尽量选取最简洁的形式;描边路径能用实线则用实线(虚线增多了无用元素);分析图中线如非必要尽量没有粗细差异;能用单线就不用双线。记得分析图存在的意义是传递有用信息,本着这样的原则,汇报文本会简洁明了许多。
常常进行自我反思:
怎样可以做到更好?
彭梦沁
成都分公司建筑师
“要敢于突破常规的"叙述式"文本框架。核心成果(效果图)多点穿插展示,让文本像叙事一样有起伏。将设计过程精简的再表达,问题-策略-生成逻辑环环相扣。”
图片来源:彭梦沁
“比如对于此类分析图中的箭头,粗细不一可能产生歧义,这是今后在做分析图表达时会格外注意的地方。”
柳斌
城市公司建筑师
“分析图的意义在于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表达设计意图,如非必要勿增实体。通过课程学习,对分析图有了全新的认知并学习了高质量分析图的表达要点。”
图片来源:柳斌
“这张分析图传达项目如何与城市的山水空间对话,还可以更简洁表达,简化其中矩形标注的信息,LOGO删减,减小矩形标注块大小,更突出景观环线的表达重点。”
周情操
武汉分公司部门副总建筑师
“文本的框架结构更有逻辑性,前期方案成果的表达与概念的阐述是否可以联系更紧密,让业主在前面比较短的时间内get到你的设计意图,避免长篇大论的排图造成重点不够突出。”
图片来源:周情操
“还有比如排版方面的,避免各类信息元素过多,造成视觉疲劳,表达应简洁,重点突出。”
荆鑫
深圳直属部副主任建筑师
“文本在整体性方面可以更加增强,比如在色彩管理以及字体和图面符号的统一方面,把汇报文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制作过程中就不容易忽视上述问题。”
图片来源:荆鑫
本期筑博培训学院,为提高建筑师的设计表达能力,由冯果川、周天来两位老师从汇报文本以及建筑动画的方面开课。提高设计表达逻辑性与内容质量的同时,从多媒体角度助力内容表达。
课程现场筑博设计
钟乔和高晶晶两位老师分别从建筑专业如何提高项目落地性以及建筑专业在项目中与第三方公司配合的相关问题开课,旨在从建筑师的工作角度提升项目落地性。
课程现场筑博设计
许丰老师带来了《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课程,让建筑师学员从建筑专业的角度了解贴近行业趋势的建筑制造方法,跟紧时代潮流。刘小秋老师从资深审图专家的角度,以自身20余年的从业经历谈起,让建筑师学员在项目全过程避免图纸上可能遇到的“坑”。
课程现场筑博设计
专业内容指导:冯果川
撰文/编辑:李晓地
筑博培训学院是筑博设计结合当下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基于自身25年的实战经验沉淀出一套面向集团内部的人才战略培养方案。从年6月开始,筑博培训学院推出多个系列课程,赋能不同阶段的建筑从业人员提升工作能力,获得岗位胜任力,成为集团面向未来的中坚力量。课堂通过导师案例讲解、学员案例分享、导师学员开放式讨论等方式灵活展开,让学员和导师在活跃的气氛中共同探讨相关主题,分享相关经验,学习专业知识。
文中图片未标注者来源于导师与网络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