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一生中的七种名字,你具备了吗
-3-15喇嘛百宝箱博客首发
-61儿童节-简体更新版
绘图、文:原人
你知道:
绝大多数的喇嘛师父在出家后还是会沿用俗名吗?另外,藏族朋友的名字其实跟身份证上的不一样吗?
我們的名字,從出生命名随着户口名与身份证的名字而伴随终生,虽然也偶有乳名或成长过程中被取的种种绰号,但都不如藏族人的丰富。一般来说,他们一生中可能会拥有七种名字,也涵盖了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文化缩影。
◆序:另一种“乐在无名”
在我的博客与拙作《幸福的的雪域宅男(我的雪域原味生活)》里有篇名为“乐在无名”的文章,分享藏族朋友世代相传的淡泊名利文化;然而,今日这篇新文章乍看之下却非常矛盾,好像变成了“乐在多名”。
藏人一生居然可以拥有这么多特别的名字,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中哪些名字是最重要的呢?这次我不是要介绍藏族名字的意义,而不是介绍“尼玛”是太阳,“达瓦”是月亮等内容,这些在百度、谷歌都有很多文献资料了。
这回我很概括地介绍藏人一生中会得到几种类的名字,看到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了这些“乐在多名”的背后意义也是近乎等同乐在无名的。
这张年设计的图表,编辑档已经遗失了,只剩下图片档。
◆第一名:0岁出生/身份正名
重要性:★★★★
喇嘛和父母共命名:此生次重要的身份名字
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之一:
出生名字多半不是由亲生父母命名的,而是由喇嘛来取名,虽然不是属于佛教的皈依法名,但是名号里面多半带有喇嘛师傅的传承名字,藏名字面本身也是佛菩萨的名号,医院院长洛热老师有个宝贝孙子“蒋扬多吉”(文殊金刚),当年就是由老堪布贝玛当秋仁波切所赐名的,同时也可能有请求其他仁波切赐予名字,最后由父母择一来作为此生的身份名,就是户口跟身份证的名字。
◆第二名:3岁学语/乳名
重要性:★★★★★
这辈子如影随形的最重要名字:
可能是3岁小孩给你取的!
当藏族小娃娃慢慢长大几岁后,最“美丽的错误”就即将开始了,因为你周边的亲朋好友会开始给你取个好记、好叫的乳名,就像抽奖一样,你自己无法知道会被叫成什么名字,而且无论好听难听,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辈子!甚至你“出家”后还是会被称呼这个名字。
这种名字的命名规则完全随各地各文化而异,例如,洛热老师的大儿子“噶布”老师,在他小时候,有一位比他3岁大的玩伴亲戚,因为噶布的阿妈名叫“噶松拉姆”,所以那位还不太会说话的小孩就叫他“噶布”,“噶”就是“噶松拉姆”的简称,“布”就是藏语“孩子”的意思。
而噶布的弟弟“玛玛”喇嘛(出生名是呷玛泽仁),就是因为小时候皮肤白里透红、眼睛红润润的很讨喜可爱,大家就直接叫他“玛玛”,其中一个“玛”字是指呷“玛”泽仁的缩念,另外一个“玛”则是“红色”的意思。所有在外人耳里听起来会有喊叫“妈妈!妈妈喇嘛!”的错觉(藏族母亲的藏语是“阿妈”,而不是妈妈),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名字,诸如此类的简化取乳名、昵称的方式在其他藏区家庭非常常见。
青海牧区那里常常会给小孩取比较可爱、疼爱的名字,就是在名字的首字加上“波”字,如“贝波”(名为贝玛的可爱小孩)。
玉树地区也有在名字后面加上藏语“很好”(邀波)的“邀”字,例如桑登仁杰,会取作“桑邀”,意思是好孩子桑登仁杰。“达瓦扎巴”会变成“达邀”。
最重要的是,藏人长大后会习惯且使用这个名字,哪怕是被叫做“阿猫”“阿狗”“小狗”“爱狗”,不管是俗人身份还是喇嘛身份,都会成为他正式对外自我介绍的名字,会取这种动物名等贱名,多半是因为第一胎或前一胎不幸流产或夭折,所以后一胎就会把名字取难听一点,以避免厄运降临,华人也有这样的旧习俗。
这些儿时被乱取的名字会伴随一生,是跨圈子的,不会限于特定场合才用,几乎取代了身份证的名字;如果是汉人、外国人就多半不会这样做了,要是在大公司上班时不会跟老板、客户介绍自己叫阿猫阿狗、老六、老七之类的非正式名称,但是这情况在藏区是非常普遍的。
◆第三名:20岁学习/法名
(重要性:★★★)
皈依戒法名、出家戒法名、菩萨戒法名
比不上俗名重要的出家法号?
已经出家为僧了,
为何还会叫俗名???
这个文化是最让汉传佛教徒所诧异的:
出家法名是最至高无上的,为何还要称俗名呢?”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虽然是俗名,但却是由喇嘛与父母所取的,而且多半是具有佛菩萨的名号,再加上整个家乡都是这样叫的,所以不会因为你出家了,就只特别对你一人称呼出家名号。
举例而言,宗萨佛学院的院长堪布“彭措郎加”(圆满胜利)这名字其实也是家乡俗名,堪布他真正的出家法名是”土登然萨“(释迦光明),而堪布“才旦”也是俗名(多吉才旦,意为”寿固金刚“),出家法名是“江阳老周”(文殊智慧)。
而我的师父久美多杰堪布这“久美多杰”名字也是小时候一位喇嘛取的俗名,后来在他的根本上师塔公佛学院的老堪布曲扎跟前求受出家沙弥戒时,赐予法名为“突登索南尼玛”。
宗萨佛学院的师生多半是来自五省各地藏区的喇嘛,很多人也是这样沿用俗名或绰号,各班堪布讲师们也是,久美堪布他们马尔康家乡的寺院也是如此,而出家法名多半只有在书面文章、出版署名、签名会用,或是法会念诵功德名单时才会用法名、出家名号。
这种文化习俗的演变非常久远,所以多半藏人自己也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的文化,或许,对喇嘛而已,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生性自然的藏人对这方面的事不会太讲究吧!
久美堪布补充说,好像在青海地区,出家法名还是比俗名重要的,但是就笔者与认识的藏人朋友的长年了解下,还是不如乳名来得常用重要,不信的话,你可以问看看自己师父的名号是不是出家法名?还是儿时乳名、或喇嘛、父母所取之名?欢迎交流分享。
◆第四名:20岁家族/圈子昵称
重要性:★
家乡名+家族名+寺院名
=第二人生名号!
圈子昵称在小时候、在家乡时就会普遍存在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圈子会有各种不同的绰号,然而在藏区,这些命名规则比较简单些。
藏区最常见的是“家乡、家族名称”的组合缩念,例如洛热老师家是“仓布”家族,洛热老师就会被当时的长辈称作”仓布布“(仓布的小孩),而洛热老师的孩子们就会被乡民称作”仓初“(仓布家的小孙娃)。
如果到外地求法或弘法的喇嘛,会被加上寺院名称,例如宗萨佛学院有位叫”安措拉更“的喇嘛,意思就是来自安措地区的老喇嘛,因为他长相比较老成,所以被戏称为老喇嘛。除了地名,也会冠以寺院名称,如果是噶陀寺的多杰喇嘛,就称作噶陀多杰,色达五明佛学院的贝玛:色达贝玛,宗萨寺的“宗萨巴登”等等。
此外,而宗萨寺在旧社会时期,也习惯把出家僧人简称为“给”,就是藏文“善”的意思(善知识的略称),例如仓布家的小孩丹巴如果出家当了喇嘛了,就会被简称“仓给丹巴”。
另外,如果已经闭关修成金刚上师资格的喇嘛了,“给(善)”就会被改称为“喇”,“喇”就是喇嘛(真正意义上的喇嘛上师)的意思。仓给丹巴就会升级称号为“仓喇丹巴”。
这里插播一则笑话:y
宗萨寺刚好有几个家族的名称在简称后,会出现各种动物的谐音,例如有家族名称是字开头的,因此有些喇嘛会被称作“波给”,念起来就好像是的谐音,也有牛喇嘛。
有一次宗萨仁波切回来宗萨寺时听到这个笑话,然后笑着追问说:“那有没有羊喇嘛、狗喇嘛?”藏人回答说:“有有有有!我们这里有牛喇嘛、羊喇嘛、绵羊喇嘛、猪喇嘛、兔喇嘛、狗喇嘛、猫喇嘛…要什么动物都有!”宗萨仁波切听完后笑抽了。
…这是早期的乡下习俗,后来就比较少有这样不尊重的命名情况了,但是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也算是藏人的可爱趣味吧!
以上,看出规则了吧?
像我是来自台湾的,又长得很老,就常会被叫台湾拉更(台湾老喇嘛)。所以可以此类推,如果你是上海来的,就是上海XX,就好像是代码一样,重复性非常高,如果有两个同绰号的,就会再分类,例如久美堪布有个喇嘛师兄叫嘉措,因为同村子里有两个嘉措,所以他就被叫做“阿措”,无论藏族名字重复率很高,他们总是有办法一一区分取名而不会搞混。
整体而言,这种圈子昵称就是同乳名一样,非常随意、直觉命名的,可以说名字越多越不重要,大家欢喜称呼就好!
关于这类家乡昵称的内容族繁不及备载,改日有空再开篇补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看看自己认识的藏族师长朋友,问看看他们名字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第五名:20岁以上/笔名
重要性:★
极少数大师、作家、艺人的文化别名
这个名字跟上面4种名字的差别是:
唯一可以自己给自己取名的。
其他名字按照西藏习俗都是不能自己改名的。关于笔名的命名规则,藏人朋友解释说,这类的名字通常不是取的很超凡脱俗,就是非常低贱不堪入耳,没有那种中间很普通、常听到的。
如果有曾在小喇嘛学校或是佛学院学习过文法诗词班(,小五明的一种学问),班上也会有取读书名(学习名、笔名)的机会,宗萨佛学院院长堪布彭措朗加的学习名是:妙音天女喜欢的莲花(音译:措炯·皆比·给萨尔)。但是至今许多藏族学童因为教育政策规定,都上了一般普通小学,就失去了这个取名的机会。
藏传佛教的知名大师“()巴珠(巴楚/华智)仁波切”就有个很家喻户晓的笔名,有一次被他上师打晕了,结果他师父一直用“老狗!老狗!”来叫喊他醒过来,等他醒过来后就完全开悟成就了!因此他之后就一直把“老狗”当作是上师给他的法名(“老狗”一语在青海牧区是很难听的骂人脏话),仁波切在很多著作的署名上都是用这种绰号,对仁波切来说,这名字是具备“法名”内涵的笔名。
像洛热老师也喜欢在文章里署名为“宗萨老人”,堪布才旦甚至把自己的QQ名称直接写成“垃圾”,当时我曾经多次请堪布修改,堪布他也毫不在意。
话说回来,根据中国传统的习俗,中国古人一般名字除了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譬如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藏族也是有类似的文化,特殊笔名常常在书信里面才会看到,官场、文人圈、演艺圈内常用。特别是在各种历代喇嘛的佛典著作里,都可以看到许多精彩有特色有内涵的署名。
目前使用这种传统藏学笔名的藏族学生越来越少了,年轻一辈的藏人会直接用网络昵称来取代了,有些中学生会把汉字增加些部首或叠字,或是汉字、藏文与英文混杂拼一起,以求非主流与众不同,跟整个文化环境改变有关,这个就不用多作解释了。
◆第六名:20岁以上/秘密法名
重要性:★★
藏传佛教里面学习密法,在接受“本尊”灌顶时,喇嘛会额外赐予一个秘密的法名,只作为密法修行禅修过程使用,不会告知他人。
由于这部分内容宗教性质深,一般非佛教徒、社会大众大概看不懂,比较适合佛教徒、学习密法的藏传佛教徒参考,因此我另外将这段移至另一藏名相关的姐妹篇<以佛之名:藏传佛教徒的法名>。
◆第七名:20岁以上/成就无名
重要性:无法估算
流传后世的终极名号
为救度众生而生,哥只是个传说…
上述6种藏族名字中,
在佛教传统里可以总结分成三类:
外、内、密三种名号,
外名:出生名、乳名、圈子昵称
内名:皈依法名、出家受戒名号
密名:接受秘密灌顶或是上师特别赐予的法名(多半为不公开)
以上这些名号,无论是有意无意、好听或难听,最后都可能会随着你个人这辈子的修为而演变成为名留青史的特殊名字,例如:亚青寺的阿秋喇嘛,虽然是称为喇嘛而不是活佛、仁波切,但是却成就非凡,“喇嘛”这词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称呼,在藏传历代大师里多见,但是近代基本上很少见到活佛仁波切会以喇嘛名称自居的,主要也是在家信徒们误会了“喇嘛”只是普通和尚的称谓。
而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或简称“萨班”)也是代表智慧上师,很有智慧能力的上师通常会被称为是班智达的化身;又如“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晋美彭措仁波切,藏人喜欢统称他为“曲杰·意印若布(法王如意宝)”,诸如此类,藏人会简化这些名号,来间接地忆念喇嘛上师。最后,甚至大师成为了“佛”,有如释迦牟尼佛这种永恒的名号,这些都是超越时间、地域性、派别的尊称。
这些成就者名号也多半为转世活佛使用,这是属于先天就拥有的盛名,还需要加上后天的努力修行。藏人们呼喊的不是表面上那个藏文字,而是呼喊心中的佛菩萨名号,佛菩萨有各式各样的名号,都是随顺众生而生的,对真正的修行大师而言,这些琐碎的名号都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利器。
最后,久美堪布补充开示说:
“现在佛教变得复杂了,各教派都宣传自己的活佛、法王才是最优秀、独一无二的,因此像这种所有藏人、佛教徒都认同的大师名号会越来越少。”
因此,这些名字就像镜花水月,
大师们置身事外可以静观美丽的水影,
凡人们要是身陷入水了,
就会因波澜混浊、深不见底而丧命了,
所以,是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自己。
这些就是藏族的七种名字。
以上拙见,
看看就好,
想想更好,
做做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93.html